不知道今天來參加講座的人,有多少人是奔波的從台北下班回到基隆。
大家臉上還是帶有一絲剛下班的疲憊,今天需要比平常更趕一點,趕回來聽難得在基隆舉辦的講座,不是假日參與的悠閒,因為禮拜五依然是個需要通勤的上班日。回基隆這次有幸擔任本次活動的紀錄側寫,與其說是側寫或是活動的文字紀錄,倒不如說我們在紀錄一份心得感想,寫一份給基隆人的心得分享。
基隆的第一印象不會有老屋這個選項,多雨與壅塞不是形容詞,而是基隆的代名詞。
我們習慣走在騎樓裡避雨,而無法遮雨的地方,也會被人手一把的傘花所代替。所以我們的視線會被遮蔽,在雨幕重重處,在傘花朵朵下,在建築物蓋得太緊太密的城市裡,我們少有機會抬頭起來,看看周圍。基隆這座城市所散發出的氛圍,有一股被世界遺忘的特質,就跟老屋們一樣,它們也被我們遺落在生活之中。不過就在基隆港邊而已,林開群洋樓的赫赫有名,年輕一輩的基隆人對於它叫鬼屋的別名,可能還比較熟悉,更何況是隱藏在現代招牌後面,座落在小街小巷之中的其餘。
很有趣的是,以老屋為題的講座,整場下來真正且實際提到基隆老屋的部分,以百分比來計算不過最多10%。剩下90%的部分,不是主持人與會談人大偏題的高談闊論,而是希望更精準地向我們傳達與討論:當我們第一次有意識的在做探索老屋這件事時,那背後更深一層的價值與意義,會是什麼。
「老屋的議題只是個媒介,身處在老屋背後的文化與故事,才是最關鍵我們需要去認識與了解的。」
智維老師在開場不久後,就破梗但同時也是劍指核心的提出,這個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對待老屋的方式好像跟看待基隆這座城市差不多,我們總是不期不待這座城市會有什麼大破大立,就默默的、靜靜的,與它們生活在一起沒有太多關心。橫空飛出、叱吒登場的老屋議題,好像忽然攪動了隱性的熱情,在今晚爆場的講座裡,充斥著對於這座城市的想法,以及不同世代間的想像。
「我要做一件很無聊的事情,但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想先請大家自我介紹。」
很喜歡鐵志老師在開場的單刀直入,因為如果我們連熱愛這座城市的夥伴是誰,都無法有所認識與了解,那未免也太可惜。想成為基隆人的外地人、一點也不熟悉基隆的基隆人、逆向從台北通勤至基隆上班的台北人、在基隆生活甚至退休都在此的南部人,有太多我們定義之外的基隆人,生活在這座被雨水寵愛的城市,你從哪裡來一點都不是問題,因為生活在這裡的,才是最重要的人。
老屋偵探社從大隱隱於市的老屋開始發現;回基隆從基隆人的通勤生活開始紀錄。我們都選擇一種方式在瞭解基隆,在找一種可能性,重新揭開雨幕籠罩之後,基隆的無與倫比。
/
側寫紀錄 回基隆 戴瑞儀
/
參與人數35人
時間2016.12.23 20:00-21:30
參與者分享
要用新世代的公民精神,一起撐起自己的家鄉。
老屋的空間形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文化內涵是否可以被保有。
我是基隆人,今天的講座很棒。老屋只是媒介,觸發對公共注目及公民思想,及在地情感。藉由參與其中,敲開封閉的頭殼,納入多元、刺激,看見無限可能、希望。
看到年輕世代投入對基隆的進步而努力,基隆會有希望。
我們生在一個群眾力量顯耀的時代,很高興有這樣一場凝聚小眾力量的講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