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y Items

I'm a title. ​Click here to edit me.

台灣老屋改造面面觀

台灣老屋改造面面觀

作者:吳宜晏 近年來台灣各地以老屋改造為主題作為都市發展及文化傳承的策略成果略經顯著,各地也都「因地制宜」發展出特有合宜的方式來應對,「公私協力」發展也成為要讓老屋活化得以永續經營的重要關鍵。文化部「私有老建築」補助在此脈絡上也成為銜接傳承老屋改造的重要脈絡之一。 若以全台灣作為觀察的所在,回推近20年來綜合台灣各地都市更新及文化資產等相關法令及政策推動,更可看出完整的發展脈絡,筆者試著以「台灣老屋改造面面觀」為題,介紹台灣近年以老屋改造及文資活化作為都市再生政策推廣發展,包括: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台北「老屋新用」、「新竹之森」環境改造、雲林文資活化、台南「老屋新力」等,觀看台灣老屋改造案例發展及文資活化公私協力推動「整建維護」理念演進歷程,藉此回看基隆都市再生與老屋發展策略擬定及執行參考。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全國性首創的整建維護政策行動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自2001年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起持續推動以來,鼓勵市民主動創造優質都市空間及居住環境,期盼透過競賽方式,發掘老屋新生創意的各種可能,至今表揚200多件極具創意且多元的老屋新生案例。透過這些優良的案例,除了可以觀察大獎在台灣整維政策發展及社會環境議題等面向的實質影響,不論是從政策整合、空間與人及社群互動下,大獎歷年表揚的觀點,從奠基到轉變分成四個階段: 2001-2009 彩妝角度的城市視野:「新與美」的首都想像 2010-2011 建構臺北厝的論述價值:「從外至內」的思想質變 2012-2017 文化風格市場的深化呼應:「老屋新生大獎」品牌的建立 2018-2020 多元生活樣貌的場域精神:「以人為本」大獎精神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是全國性首創的整建維護政策行動,鼓勵市民主動進行老舊建築物環境改善,創造優質都市空間及居住環境,期盼透過競賽方式,發掘老屋新生創意的各種可能,為此,臺北市政府自2001年起便陸續舉辦都市空間改造、都市彩妝等運動,2012年更名為「老屋新生大獎」,2018年為突顯臺北市新舊共榮的城市意象,冠名為「台北老屋新生大獎」,逐步樹立起「大獎」的高度,並在大獎20週年(2020年)出版《熟成臺北》一書,期許能夠藉由閱讀理解書中案例中所要傳遞整建維護的價值及與城市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性,更進一步加入整建維護的行列,展開老屋新生的具體改造行動。 台北「老屋新用」/讓民眾知道「老屋」也能成為「好屋」 是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自民國105年起執行的實驗性計畫,以公開徵件的方式,針對台北大同區、萬華區及109年增加中正等老舊建物較為密集的行政區,無論室內外或公私所有等老屋都可以提案,加強推廣都市更新「整建維護」觀念的計畫。「老屋新用計畫」的核心精神是希望讓民眾知道「老屋」也能成為「好屋」,因此運用「資源交換」的概念,廣邀市民將自己的老屋做為提案修繕的標的,透過專業團隊的陪伴及輔導,利用多樣化的體驗及學習性的回饋活動來交換「老屋新用計畫」所提供的資源,進而協同達到推廣「整建維護」觀念的目的。 台北「老屋新用」以《居所本事》為題彙整成果專書,讓民眾知道「老屋」也能成為「好屋」。 「老屋新用計畫」從106年起至今年共累積了22 處提案點,2020年特與故事StoryStudio團隊合作,透過成果展及《居所本事》為題彙整「老屋新用計畫」成果專書等,讓大眾對於「老屋新用計畫」有更多了解,也讓台北「老屋新用計畫」中的「整建維護」理念成果完整呈現。 「新竹之森」環境改造/強化優質的人本步行城市 新竹市區近年以「新竹之森」為市政主軸,運用原有舊城區內綠帶河岸等人行空間,接續串聯相關公共設施後成為市民生活及休閒場所。「新竹之森」文化綠廊環境景觀改造,首要是以新竹車站為起點,將竹塹舊城區相關設施成果進行的縫合與串聯,為打造新竹成為優質的步行城市。 接著來到位於舊城牆改造而成的景觀綠水廊帶,此案可以說是台灣早期親水河岸的改造典範,除了可以看到舊城軌跡外,也可從此廊帶延續行走至新竹之心東門城及新竹市政府等,可以說是「新竹之森」貫穿新竹舊城綠廊的重要關鍵。沿著護城河來到新竹美術館及對面街角由林聖峰設計的「幸福街角廣場」。此空間主要是銜接護城河綠帶與新竹市政府大樓間的街角空間,以紅磚為舖面,搭配耐候鋼板所塑的弧狀造型地景及街道家具而成的開放空間。此弧狀造型也配合現有植樹,與新竹美術館兩相呼應,成為頗為舒適的街角帶狀場域。 田中央建築學校/黃聲遠設計的「隆恩圳親水空間」,其以現有隆恩圳綠帶為基地,搭設人工地盤及遊戲設施等進行活化。 最後來到由田中央建築學校/黃聲遠設計的「隆恩圳親水空間」,其以現有隆恩圳綠帶為基地,搭設人工地盤及遊戲設施等進行活化,人工草地為主要舖面材質,在日光下頗具質感,以花草為靈感所做成的欄杆與椅凳別具創意外,還能將頗為複雜的單元以系統化方式佈滿整條綠廊,可以看出田中央將其在宜蘭的實驗精神移植到其他外縣市也有不錯成效。 整體來說,以上「新竹之森」地景空間都可以步行到達且相互間都有串連延續,與居民生活使用重疊,相信在這一連串空間活化後,對於「新竹之森」體認會更加有感。 雲林文資散策/找回美好年代 雲林近年來以文化資產保存活化之「雲林地方文化館」計畫,做為建立各鄉鎮內的自明性,進而啟動文化、觀光、旅遊、產業及社區營造等發展不遺於力,成果也有目共賭,其中從近年西螺、虎尾、斗六、古坑及土庫等鄉鎮市陸續完成以文資活化為底蘊的文化地景改造運動,可看到如多年前「宜蘭經驗」的演進,也成為屬於雲林除了「農業首都」外的另一種特色。 從虎尾建國一二村舊眷村聚落開始起,ㄧ路到虎尾涌翠閣日式房舍修復成果、土庫第一市場木造建築修復及國定古蹟麥寮拱範宮修復工地等,再次深刻感受屬於雲林的獨有魅力,以及雲林文化處文資科人少士氣高、熱情志氣昂,有形無形文資通通來的包山包海能量!而「對的人在對的位置就會做對的事」,從過去雲科大劉銓芝老師擔任文化處長到現任文觀處長陳璧君等,透過從文資保存活化到觀光行銷,都為雲林文資推廣盡足心力可說是背後得以感受到雲林「改變」的重要關鍵。 雲林虎尾「建國一村」場域改造從景觀開始,讓原廢墟般建築得以在保留且延續過去眷村特色。 所謂「十年磨一劍」,在先天地廣人稀,後天上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缺乏條件下還能有如此豐厚成果,實屬不易!已經能預測屬於文化資產保存的「雲林經驗」在後續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及建築再利用的發展中必有其代表性及重要性,值得大家持續關注及鼓勵支持,讓台灣文資保存活化的軟實力能越磨越利! 台南「老屋新力」/民間自發的「常民生活場域文藝復興運動」 2008年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以民間自主力量,於臺南府城發起「老屋欣力」公益運 動,鼓吹民眾支持優質老屋活化案例、分享舊城美好在地生活, 歷經兩屆活動推廣,引起社會廣大迴響。原本乏人問津的諸多閒置老屋,一躍而為在地年輕人造就理想的平台;多處「老屋欣力」據點也成為繼古蹟、小吃之後,外地民眾走訪臺南的熱門景點。 數年之間,「老屋欣力」知名度擴及各地,府城儼然成為眾 人追尋好生活的新故鄉,一度招來不少島內年輕移民,甚至吸引來自香港、馬來西亞人舉家搬遷。日漸沒落的臺南舊市區,靠著民間的自發覺醒與積極投入,重現文化與商業活力,也找回失去 已久的「一府」文化認同和城市自信心。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老屋再利用的推廣,過去曾舉辦過多屆「老屋欣力」引發全台老屋熱潮。2015年推出第三屆「老屋欣力」與第二屆「老屋欣力典範賞」,共聚集五個縣市11間賢達與府城藝文人士首次跨縣市的全台串聯行動,聚集各縣市夥伴店家針對當前老屋再利用衍生的問題集思廣益,提出民間看法,讓「老屋欣力」的理念在全台遍地開花。 「老屋欣力」的核心精神是關注城市歷史風貌的保存,為此基金會於2014年發起 「老屋欣力宣言」 ,提出社區環境關懷、老屋安全、改造尺度等呼籲:
1、守護在地歷史文化價值不盲目復舊。
2、珍惜多元常民生活元素不虛假造作。
3、認同公益回饋與利潤分享不炒作哄抬。
4、友善土地環境與鄰里社區不干擾破壞。
5、格守公眾安全並尊重專業判斷不敷衍貿進。
6、鼓勵創新思維,成就美好生活,展現歷史城市應有的格局與氣度。 筆者認為,這六項「老屋欣力宣言」及論述,除了說明古都基金會以其由下而上的方式在民間推動「建築再利用」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外,同時也為老屋改造活化行動提供了檢視的基準。 基隆「老屋偵探社」/「軟硬兼施」的老屋改造行動 基隆近年來因應都市再生發展所需,正向面對老屋就成為必要課題,礙於基隆市區私有建築產權複雜且全市大部分均為山坡地等因素,如何讓老屋改造成為市民們提升生活品質的選項,自然成為政策推動上的首要思考。過去基市府都發處2017年舉辦的基隆「老屋偵探社」活動,就是一個「軟硬兼施」的參考案例。 基隆「老屋偵探社」以活動先行「軟硬兼施」為後續基隆私有老建築計畫推動建立基礎資料。 「老屋偵探社」在活動開始前先舉辦了《老屋調查團》推廣行動,號召許多關心城市與老屋議題的市民朋友鑽進老市區巷弄間,串聯在地青年社群團體如「基隆市生活記憶保存協會」、「回基隆」、「雨都漫步」、「Y TEAM」與「86設計公寓」等擔任助教,偕同參與民眾以「老屋調查員」的身分用各自獨到的眼光,探詢隱沒老屋間的昔日美好,並邀請王傑、詹益忠、游志維等長期關心基隆在地及台灣老屋保存活化的專家老師舉辦多場講座,透過實際走訪及座談分享等形式來建立基隆的老屋觀察及論述,藉此機會相互交流,一起重新認識這座歷史悠久的古樸港都,並建立一份屬於基隆的老屋地圖。

「老屋偵探社」所關注的重點,除了建築物本身的故事外,對於整座城市的觀察以串連地方生活、歷史文化與產業特色等也是其活動的核心價值,希望透過親身走訪、講座到提案競賽等一系列活動,讓更多基隆市民及關心老屋發展的人們加入,讓老屋真的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住家、工作室還是商業空間,延續或找到對於老屋使用的新想像。 小結: 回看基隆都市再生與老屋改造/「設計、參與及共創」將是基隆老屋改造的策略關鍵字 綜觀上述台灣各地都市再生及老屋改造發展,除了老屋自身硬體「設計」的改造外,透過改造過程進一步擾動「參與」進而「共創」激發出更多想像成為主要目標。若以此回看基隆都市再生與老屋改造,「設計、參與及共創」將會是基隆老屋改造的策略關鍵字,「都市再生x更新整維」、「社區參與x在地共創」及「文化資產x保存活化」也必將成為台灣老屋改造過程中,所需持續關注的範疇。

從世界遺產保存談基隆市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從世界遺產保存談基隆市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作者:旅行作家雪兒 童年時期,我就住在眷村旁的菜市場路口,平日最喜歡往巷弄裡鑽,總是會看到門口擺著兩三個藤椅,幾個和藹的老伯伯跟老奶奶坐在前面閒話家常,操著天南地北的口音,聊著幾十年前過往的回憶,她們問:「小妹妹你幾歲阿?」我蹲在矮牆旁搖搖頭,忙跟其他小朋友玩弄著含羞草、酢漿草,然後在地板上用粉筆畫著數字與格子,直到姑姑在巷口喊「回家吃飯了!」 曾幾何時,老屋廚房飯菜香飄出的味道已不復見,隨著兩岸開放,隨著新型態的建築高樓林立,商圈多次變遷轉移,一戶戶的居民遷離的老屋,過往陳年回憶似乎也塵封,直到偶然經過匆匆一瞥,紅色木門斑駁落漆,樹根從屋內延伸到了屋頂,盤據了整個破碎的窗戶,郵筒塞滿泛黃的信封。小時候覺得可怕,長大後就覺得有點心酸,人去樓空後的老屋,難道就不能好好保存下來嗎? 長大之後,揹著行囊的我離開家到遠方旅行,攤開地圖之後詢問民宿老闆說:「附近有什麼景點可以去?」他親切地說:「這裡有好幾個世界遺產,你可以去看看。」心想,什麼是世界遺產,查了資料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所投票開會決定,目前全世界共計有1121件遺產。 登錄其中,除了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外,更是旅遊觀光收入的金字招牌,更是對遺產保護的鄭重承諾。其中有一條是這麼寫:世界遺產在遭到天災人禍時,可以得到全人類的力量協助救災,保存原跡。 主要源自1960年的「努比亞行動計劃」,埃及為了興建水壩而要淹沒阿布辛貝神殿和菲萊神殿等古蹟,因為計畫徹底被執行,神像被仔細地分解後運到高地,再一塊塊地重組裝起來,這計畫耗資八千萬美元,沒有各國的援助,根本無法保存。後來的許多古蹟也受惠於此,得到完善的保存不被經濟破壞,像是吳哥窟、馬丘比丘等著名的古蹟,也有許多特殊的建築文化被保存,例如以色列的特拉維夫白城以及義大利韋內雷港、五村鎮及其沿海群島。 出外旅行最大的震撼就是外國對於古蹟的保存與維護幾乎到了細膩的部分,對於各年代的建築以及老房都有明確的規範,舉例來說西班牙的科爾多瓦歷史中心,幾乎整個老城區都被列為世界遺產,裡面保存了古羅馬、伊斯蘭和基督教時代的眾多歷史文化遺蹟。除了著名的科爾多瓦主教座堂、羅馬橋、古羅馬時代的圓柱,周邊整個區域仍保留著歷史過往的痕跡。我住在附近的城區旅社裡,白牆、鮮花掛其中,保留著阿拉伯式的穿堂建築風格,融合了西班牙、北非的特色,走在鋪滿石板地巷弄裡,我彷彿能感受到百年前的生活樣貌。 回到家後,我會想「為何國外能?台灣不能?」 偶時會聽見人說這些老屋很醜、佔位、沒有經濟效益,不如拆了建大樓炒地皮來的,的確在物價飛漲的年代,有一塊地就等於一片金,金子要發光,必須拆了舊時物,只是拆遷後的大樓搬來的鄰居都在水泥叢林裡,誰都不認識,一戶戶,沒了舊時的味道,沒了街頭巷尾熱鬧的親切,沒有酢漿草,沒有成堆的孩子打鬧,時代的變遷不代表就要革去歷史的痕跡。 覺醒,不是件難事,無法什麼都從政府下手,那麼民間自發性的治理力量就相對重要,在基隆有了私有老建築的保存再生計畫,用時間換取新思維,用營造重新活化老房子,保存具有潛在文化資產的私有老建築,就是創造新歷史城區的價值意義。 或許,離世界遺產申請還有點遠,倘若能保存的完善,那未來都很有潛力。只要有故事的地方,就應該被好好的留下,就像旅人走過的足跡,都可能成為下一個人追隨的傳奇。 打個小廣告,基隆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已經上路囉!將優先補助急迫性、文化價值獨特性、歷史資源完整以及修復完成後之使用維護計畫具永續性,有興趣的民眾可以直接上粉絲團洽詢。 文化部私有老建築:https://reurl.cc/Q6Eanp 基隆老屋偵探社:https://reurl.cc/WXNOae

老街區廊帶踏查活動

老街區廊帶踏查活動

10月底舉辦的「沙灣-珠螺澳踏查活動」,由在地的導覽團隊帶領著大家走一段老街區的廊帶,希望可以讓參與的民眾去思考,老屋與廊帶發展的關係。 這次踏查活動的安排,特別以熱鬧的兩個區域當作是開始與結束,集合地點是剛開放的沙灣歷史文化園區,而結束的點是正濱彩色屋觀景平台,這兩個點恰好都是現在家日活動非常多的區域,但如果需要讓這兩處串聯起來的話,那會有什麼樣子的賣點呢?因此這次安排的路線就包含以下幾處: 中正區公所➡松浦社宅➡海之丘➡正濱漁會大樓➡正濱漁港彩色屋觀景台 一開始的集合點就是在中正區公所,這裡已經是假日會吸引非常多民眾前往的地方,因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的設立,這一代的環境已經變得適合遊客行走的地方,而持續走往彩色屋的路途上,就感受到了對於行人步行的不便,沿路的過程也會看到零星的幾棟老屋,這時導覽員就讓大家去想像,除了政府單位修建的古蹟之外,像這樣的廊帶上如果也有一些私有老建築的修建,是否也會增加居民及遊客走完這個廊帶的吸引力? 本次活動最大的吸引力就可經過屋主的同意之後可以進入前期計畫準備修建的海之丘,海之丘不愧是基隆最後的秘境,真正的海景第一排,進入海之丘後眾人都發出讚嘆的聲音,更是期待海之丘的修復可以讓這個廊帶更增加許多賣點。 活動結束後有些民眾認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到正濱彩色屋之間,其實只有短短一小時多一點的路程,排除掉沒有人行道的部分,如果可以將松浦社宅或是未來整修後的海之丘做串連外,能再多一兩處有特色的老屋活化,那這條廊帶就具備了讓人慢慢走感受街區發展的軟實力了。

老建築保存及街區活化工作坊

老建築保存及街區活化工作坊

今年度如火如荼展開的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已經可以開始申請了,前期計畫也持續運行中,而這樣老屋整修計劃代表著什麼呢? 由於私有老建築計畫的申請內容當中,有包含一定時限的公益性使用,而這樣的公益性可以帶給我們的社區什麼呢?或許一棟老屋的整修,也能夠為街區的活化帶來了一個新的契機。 這次的講座就是從街區活化的角度來思考,「老建築」與「街區」之間可以有什麼關聯性? 活動開始前就由輔導團隊先帶大家走入義二路的商圈,除了介紹商圈的歷史之外,前期的計畫中也有四個申請案在這個區域,尤其義二路不只在日治時期,或是戰後的基隆港復甦,義二路賞圈都是熱鬧繁華,但隨著商業發展的變化,這個也逐漸沒落,透過實地走訪的機會,讓大家可以知道義二路商圈曾經繁盛過。 踏查結束後緊接著後面三小時,特別邀請林事務所的林承毅老師,希望藉由地方創生的角度,來找尋其中的連結。承毅老師透過台灣及日本的各地老街區活化的例子,打開我們的眼界,在台灣有些人將老舊的市場分成上下午使用,早上賣生鮮魚貨蔬菜,晚上的同一個地方就變成上班族下班後重要的聚餐場所,這樣空間的使用,也為一個老舊的街區注入了生命力。 而日本有更多特別的例子,其中廢棄校舍的使用讓人驚奇,像是日本高知縣室戶市,有一座廢棄小學活化的用途竟然是變成一棟水族館,這樣特別的使用方式成為當地重要的一個賣點,吸引許多人前去觀看,或許我們對於老屋使用的公益想像,可以在更多元化一點。 老屋的整修不會只是單獨一棟老屋的事情,進一步思考,老屋也是社區的一份子,或許未來申請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的同時,也可以思考是不是可以藉由老屋的公益性達到街區活化的目標。

2021年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懶人包

2021年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懶人包

2021年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即日起開放申請喔!! 本年度的計畫依舊有三種類別, 建物整修類、教育推廣類,以及文化經營類 ,透過公私領域的合作,讓基隆老屋可以保存得更好,在前期計畫中,基隆的老屋已經有近10棟參與此計畫,透過這樣的補助,希望可以讓更多的老屋受惠,改怎麼申請呢? 就先來看看我們準備的懶人包吧!!!

【老屋曼波】龜山曹家洋樓的重生工作坊

【老屋曼波】龜山曹家洋樓的重生工作坊

這次的工作坊很特別,請到了「回龜山陣線」的夥伴來基隆聊聊他們在曹家洋樓所做的事情,雖然他們並沒有參與文化部的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但透過他們多年在洋樓內一點一滴的整理跟修復,現在的曹家洋樓也開始有了復甦的氣象,因此這次的工作坊可以透過他們的經驗讓基隆的朋友當作借鏡,了解外縣市團體對於老屋重生是如何進行的。 曹家洋樓在日治時期的時候是龜山一代有名的地標,直到因為土地改革後家業開始沒落,當家族成員陸續遷出之後曹家洋樓也就荒廢了20多年。直到2016年的時候,回龜線成員取得洋樓所有人的同意後開始進駐,用社區營造的方式讓曹家洋樓重生,「曹家洋樓文化基地」也就持續在此地深根。 而這次回龜線的成員陳良偉先生,在工作坊一開始便透過他們自製影片來告訴大家洋樓今昔的對比,在分享的過程當中也提到他們會用「許願」的方式讓曹家洋樓變得越來越好,比如說,他們會寫下或是畫下對於洋樓某一部分的願景或是改變,讓他們就會逐步去實現這樣的願望,也因為這樣真的慢慢就把這些想法都完成了!從2016年到2020年這短短四年多的時間,原本幾乎廢棄的洋樓開始改變,筆者第一次去洋樓時是2017的年底,當時曹家洋樓只有三層三開間最右下角的小空間有在使用,但這次的分享已經可以看到他們二三樓復原的狀況,從投影片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他們努力的成果,逐步實現他們的願望,相當推薦基隆的朋友們可以去他們的洋樓看看的在地經驗。 曹家洋樓的故事讓我反思我們跟老屋之間的關係,或許老屋的重生不一定需要一步到位,回龜線的方式也是一種選擇,即便是沒有政府單位的幫忙,但透過在地團體的力量慢慢改變,也可以讓一棟廢棄的洋樓重獲新生,相信他們的經驗對於基隆的地方團隊來說應該會是一種很棒的鼓舞。 活動紀錄照片

【老屋曼波】太白莊秘境大縱走

【老屋曼波】太白莊秘境大縱走

老屋曼波在7/28時舉辦了第二次的街區活動,這次街區活動的主題是「太白莊秘境大縱走」,特別選在了平時較少人注意的太白莊聚落,與地方團體的導覽員配合,希望能透過導覽的方式讓民眾走入太白莊的聚落。其實太白莊附近的古蹟及美景都相當有看頭,這次私有老建築團隊就將這些景點串聯起來,希望未來也會變成一條吸引人的步道。太白莊聚落與東岸相比,交通較為不便,平時只能搭乘往太白莊的基隆市公車前往,沿途也會經過仙洞聚落,搭至最後一站下車就是本次集合地點的位置。   這次的路線是從太白莊公車站行經步道(而非車道)走上白米甕砲台,根據傳說,白米甕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過去曾經有一個洞穴中會有白米不斷流出而得名,但因早期居民希望可以有更大量的白米而開挖洞穴,但白米就不曾在流出了,當然這個傳說中的洞穴也因為都市發展的關係而消失。沿路從公車站開始往山上步行,大約只需要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走在寧靜的聚落裡也容易發人深省,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周圍這些老屋呢?當聚落的人們因為工作關係逐漸外移,把可以帶走的物件都帶走後,就把只剩下空殼的房子留在此地任其敗壞,過去的在地記憶也逐漸消逝。   前半段的休息點就是白米甕砲台,過去為了日俄戰爭的關係,於1904年建成的白米甕砲台,當時為了有良好的攻擊視野所設置四門加農砲的地方,現在變成了無敵美景打卡點,每到假日都會有許多民眾來此散步踏青,導覽員不只介紹了白米甕砲台的設施及歷史,也跟大家聊到了砲台跟港口之間的關係,當參與民眾稍做休息之後就準備繼續下半段的行程,往白米甕尖的方向邁進。   這次街區活動的特色就是銜接白米甕砲台及基隆燈塔,讓民眾可用步行的方式漫步於此區,不用再走回山下跟大貨車爭道,從聚落走到古蹟再走進山中小徑,參與的民眾都一致認為有一種步入時光隧道的感覺。接近小徑末端時逐漸可以聽到港區橋式起重機的聲音,彷彿宣告我們即將重返文明世界。   走出小徑,可以清楚看到基隆港港門,此處可說是觀看郵輪進港的最佳秘境,參與民眾無不感到驚喜,拿出手機頻頻拍照,直呼原來基隆還有這樣的地方。離開了秘景之後一行人經過了萬人堆砲台的入口,原來剛剛的秘景便是萬人堆砲台的正上方,也是基隆所有砲台中最特殊的一個,由於原本的兩門大砲是設置在山洞內,此次的活動也無法進入觀看坑道,最後抵達了基隆燈塔後由導覽員解說了基隆燈塔的故事後就結束了此次的行程。   這次的活動筆者認為,如果可以透過導覽的方式介紹老屋,串聯附近周圍的古蹟景點,又何嘗不會是一種老屋活化的方式,不只讓老屋被人看到,也可將人的活力帶進老聚落,也許這一點小小的改變就可以將一個老聚落往更好的方向帶去呢!

【老屋曼波】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說明會

【老屋曼波】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說明會

基隆的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團隊在4/13號於見書店舉辦了第一次的補助計畫說明會,本次說明會的上半場請到了文化部的執行團隊詹益忠建築師,前來基隆說明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的申請規範以及其精神,而下半場請到了台北大稻埕知名的團隊「舒喜巷」,分享他們在老屋裡面成長以及辦活動的心路歷程。        詹益忠建築師認為本計畫雖然有區分為三個類別,建物整修、技術培力以及文化經營,但主要都是希望以時間換取私有老建築的保存年限,透過文化部保存計畫最高50%的補助,讓屋主對於老建築的保存可以再多3、5、10年的保護期,以10年的保護期為例,一位10歲的小孩經過10年後長大成人,20歲的青年也將會自己對老屋的想法,將老屋的保存與否不要在此時此刻做判斷,可以讓這個決定留到未來讓青年做決定。中場問答時間則由基隆私有老建築團隊計畫主持人楊勝堯回答民眾相關申請問題。        我想讓老屋可以有多幾年的時間保存下來,可以說是整個計劃最核心的部分了,詹益忠建築師也在當天的說明會提供了自己的老建築心得給聽眾,「一心二脈三生四門及五行」,未來詹益忠建築師也會在全台各縣市舉辦說明會,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聽聽詹益忠建築師的老屋分享。        說明會的後半段特別請到了位於大稻埕同時也是使用老屋空間的「舒喜巷」,跟聽眾聊聊當時他們怎麼在老屋的空間中起家,舒喜巷的「小巷市集」就是老屋再生的最好例子,除了在老屋的空間中辦市集活動外,他們也對於大稻埕的文化加以推廣並舉辦活動,在場的聽眾也都會於舒喜巷胎們的經驗感到驚嘆,對筆者而言,我想如果想要真的認識及瞭解在地文化,就要落根於在地,也真的需要在一個空間內萌芽、深根及發展。

【老屋曼波】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懶人包

【老屋曼波】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懶人包

來囉來囉!! 有想要申請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的鄉親們可以先參考一下懶人包喔!!

【老屋調查誌】鍵盤時光基隆小旅行

【老屋調查誌】鍵盤時光基隆小旅行

你所認識的基隆是什麼樣子的呢?這個好像總被雨困住、被過去榮光困住的城市,在許多外地甚至本地人的印象之中,是個灰暗又陰鬱整年潮濕的港口。雖然隨著基隆火車站新站的啟用及國光客運舊站的拆除,市區似乎有了不同的樣貌的可能,但對大多數不熟悉基隆的人來說,除了廟口夜市的美食以外,此處似乎就是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了吧。 由基隆火車站一路往廟口這塊佔地並不大的區域,就是昔日被稱作大基隆的地方。這個彷彿被時光凍結住的老市區,散發出一股陳舊的氣氛。不過,這一塊塊由筆直道路交錯形成的街廓,可是蘊含了這一百年間基隆突飛猛進,城市景觀大改造的驚人故事呢!那麼,要怎麼從街道中讀出那些有趣的故事呢? 別緊張,一起跟著這篇文章來場鍵盤的基隆之旅吧! 首先我們來到,用水泥築得厚實又堅固的港邊,這裡也是許多人對基隆的第一印象。以前總會在課本上認識到,基隆由於先天的谷灣式地形,而被認為是一座天然良港。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翻開清末的地圖,有兩座小島佇立在內港中,顯然是大船入港時必會遇到的阻礙。但現在眺望港中,除了固定停泊的郵輪與商船,這兩座名為鱟公與鱟母的島嶼早已無影無蹤。 那麼,這兩座島到底去哪了呢? 進入日治時期之後,由於基隆地理位置離日本最近,使得臺灣總督府決心大興土木,以將基隆建設成現代化的深水商港與軍港彰顯日本殖民的能力。自1899年開始的一連串築港計劃,首先將港內這兩座小島,一一鑿除並將其化為砂石來填海造陸,經過七年工程的成果,幾乎與我們今天看到的基隆港相去無幾唷! 在一百多年前,實在很難想像,日本政府居然願意耗費數千萬日圓,在一座剛納入帝國轄下島嶼上,興建這樣浩大的工程。 與基隆港口的逐步增建與挖深不同時進行的,還有一系列市區改正計畫,也就是我們今天熟悉的都市規劃。從在清法戰爭與清末的記載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時水道眾多的市區內,只要一遇大雨就積水成災,街道惡臭難聞、道路狹窄,簡直是個瘴癘之地啊。為了讓基隆更適合人居住,隨著築港工程的進行,市區以及河道邊也增填出許多新生地,更配合下水道與自來水設施,規劃出我們現在熟悉既筆直又方正的市區道路與街區。 也就是說,無論是筆直的碼頭或是雖然狹窄但井然有序的街區,居然都是這一百年內的才有的景觀呢!雖說經過市區改正之後,已經很難看見清代基隆市街的樣貌,但有兩條留存至今昔日的官道,可是隱沒在街區之中待你造訪呢。(小提示:在廟宇的附近特別容易發現唷) 離開港區,我們漫步於市區的街道之中。抬頭細看,就會發現即使路面並不寬闊,但路旁卻有好幾間散發歷史感街屋的立面,上頭精緻的雕塑或是殘存的商號名稱,在在都顯示出日治時期時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光榮。既然有發達的商業活動,城市內的休憩空間「高砂公園」也順應而生,這座位於基隆西南方的公園,裡面設有網球場、棒球場、可划船的水池等設施,甚至連臺灣第一間水族館都曾在園內出現。至於田寮河南岸的遊廓(風化場所),則提供了中產階級夜不成眠的一種選擇。 二戰的結束與日人的離去,臺灣進入了戒嚴時期,雖然難以離開島嶼,但像是市區內的委託行街與留存不多的百貨行,正是透過少數人登上商船與漁船的出海,帶回許多外國的商品及器物,而成了這段時期認識世界的重要管道之一。藏身巷弄間的酒吧,便見證了越戰與韓戰美軍五光十色燈紅酒綠的夜生活。 說到這裡,那個宜居城市到底去哪了呢?戰後湧入的移民潮,以及當初缺乏對城市空間規劃的認知,前面提到的高砂公園,如今只剩下公園街可供憑弔,園內的空間建起了一棟又一棟的公寓,旭川也被加蓋上變為一條看不見的河。不過,住商混合式的大樓也於此時出現,像是明德親民至善大樓以及仁愛市場,一樓二樓市場商場,三樓以上作為住宅的動線規劃,對於那時的居民來說,可說是劃時代非常摩登的設計呢。 然而一座城市的樣貌,並不單只憑一個時代就能煉成,而是揉合了不同時代下各種文化交流才出現的。流經市區的旭川,雖然今天蟄伏在建築下,但卻曾是動脈般的存在,崁仔頂的魚市文化、清代市街的發展、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一直到七零年代明德親民至善大樓的興建,都在這條「看不見的河」周遭一一發生。 我們在市區裡鑽了又鑽,繞了又繞之後,回到港邊啟用將滿十年的海洋廣場,我們的鍵盤之旅也即將結束。 稍等一下!請抬頭往天空看,在港內盤旋的黑鳶,正是被漁市每日清晨,處理後排入旭川的魚內臟吸引前來。不會言語的牠們,也就這麼靜靜地見證了基隆的盛衰,陪伴這座雨港,度過一個又一個多雨的日子。跟著這篇文章繞了一圈基隆市區,不知道大家對基隆是不是更有感覺跟認識了呢?找個假日,一起來拜訪這座由歷史交疊而成的小港都吧! / 文_何昱泓 基隆人,現為現為「 基隆市生活記憶保存協會 」常務理事、知識性平台《 每日一冷 》主編、歷史普及平台《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社群經理。希望能從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喚醒沉睡已久的地方歷史記憶。

【老屋講座-吳宗穎】設計與行銷與老屋活化思考

【老屋講座-吳宗穎】設計與行銷與老屋活化思考

▏你知道用商業與設計思維,能讓老屋真真實實的活起來嗎? 那天是星期五的晚上,在金豆咖啡迎來了第二場的老屋講座,這次很特別,講者是紅點文旅的創辦人-吳宗穎老師,這次不談老屋的文化使命,談的是關於老屋對於行銷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談論方式。 我們以往對於老屋的態度,是遺憾的、充滿感傷的、極力希望保存的,但吳宗穎老師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去闡述在他的經歷中關於行銷與老屋之間巧妙的關係。 吳宗穎老師的背景也十足有趣,從英國建築名校建築聯盟學院AA畢業後,回到台灣後當了十多年的設計師,期間也有稍微的觸碰房地產業,他說他的案子一直都是老屋改造,從來沒有完整的蓋過一棟房子,而這樣的背景也讓他在之後的行銷操作都和一般專學商業或建築的人都更加不同,我想在台灣能把建築跟行銷玩轉的如此出神入化的也只有吳宗穎老師了吧! 整場講座可以說是一次大大的文化衝擊,原來,可以這樣看這件事情,他提了所謂「甲方理論」,意味著用什麼樣的方式讓自己一直保持甲方的狀態,這個論點很有意思,因為其實想一直保有追求夢想的力量,確實需要讓自己的狀態是一直能被控制的,我想這也是甲方理論最重要的部分,整場講座他舉了三個例子,從一開始的紅點文旅、最近文青界火熱的審計新村到感覺之後會掀起餐飲巨浪的南夜大舞廳,也都可以看到他的思考脈絡,讓商業跟設計思考巧妙的互相彌補。 「登山活動有一個角色叫先鋒,冒著粉身碎骨的危機,徒手登上高峰,建立確保繩,讓追隨者安全的登峰,先鋒可能被超越,但精神永不滅。」吳宗穎興奮的說著。 怎麼讓自己一直保持在探索的狀態,我想也是他如此特別的原因,2013年投資紅點文旅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不看好旅遊旅館業,甚至在不找旅行社合作的時候潑冷水,這都讓他更加堅定決心選擇一條完全不同的路。他認為硬體都是一時的,怎麼思考商業行為跟設計的關係讓「行銷思維下的設計」被發生,在那個還沒有「打卡點」的年代裡,成功地結合了設計師的美感專業和行銷人的商業操作,創造了全世界的人都慕名而來的旅館場景,一支超長的金屬溜滑梯、一間老屋改造的大旅館、一個可以接納各種風格的美感狀態。 ▏老屋不是以老賣老,而是從中找到創意,賦予情感與改變,創造全新的生機。 跟一般設計師在思考空間時所關注的不同,雖然在做老屋,吳宗穎老師會去思考「怎麼把老屋行銷出去」。例如審計新村的規劃,放棄了「用設計改變這裡」的想法,而是思考什麼才是「會行銷的店家」,如何去建構一個令人著迷的生態系,他認為普通的連鎖品牌不是他要的,因此拜訪了台中在地的餅家第二代,希望他們在這邊開一間絕無僅有的店鋪,也拉來了很特別的男士理髮,更自己開了一間餐廳,不同的業態介入老空間讓整個老村莊自然的呈現一個新跟舊之間非常巧妙的狀態,而這些抱有理想的店家也會很自然地幫他宣傳,讓整件事情的從文化還有商業的循環上都是正向的,更在最近辦了一場盛大的辦桌,讓整個審計新村不同於台灣現存的所有文創園區,誰說設計與商業不能兼得呢?
在講座的最後,吳宗穎老師提到很喜歡基隆,因為沒有太多人喜歡,為什麼台北人願意花一個小時去宜蘭,卻不願意花僅僅一半的時間來基隆,這對他來說這也意味著「這裡充滿機會」,他認為目前基隆還沒有人做比較完整的主題性的商業,可能像是「漁村旅館」、「海文化的市集」…
整場演講其實很少談到基隆,但卻談到了最核心的事情,關於怎麼透過商業讓老屋的價值被看見,也許你會說「活化也不一定是商業」、「文化來自用心生活」,當然理想性的狀況下是那樣,但也不諱言這是一個商業構成的社會,而擁抱商業同時擁抱老屋,又何不是一個很棒的城市方向呢? 而這是一座充滿文化感的老城市,臨海靠山,那樣的狀態為什麼還沒創造很厲害的都市印象呢?也許這些都是生活在這座老城的我們應該想想的,關於怎麼讓老屋真正活起來,關於怎麼讓這座城市真正的進入世人的眼裡。 2018基隆老屋講座 ✦ 吳宗穎 / 設計與老屋 / 側寫紀錄 雨島人 / 地點  金豆咖啡 日期 2018/05/18 (五) 時間 19:30-21:30

【老屋調查誌】永無島刺繡工作室-喜歡跟老屋一起生活的味道

【老屋調查誌】永無島刺繡工作室-喜歡跟老屋一起生活的味道

小飛俠彼得潘故事中的永無島(Neverland),是一個永遠不會長大變老的地方,這個現實生活不存在的理想之地,朝露把它用來作為自己刺繡工作室的名字,好像就讓它多了一點神秘感:你知道它存在基隆最繁華的廟口區域裡,但就算你說出了地址還是會讓基隆人很狐疑,它到底在哪裡? ▏基隆巷子內的一座島 基隆永無島刺繡工作室。 「它在李鵠餅店的對面巷子裡。」「頂呱呱那裡,買國小國中高中制服的地方。」以上幾個說法是把基隆地址轉譯過後,幾乎全基隆人都能馬上秒懂在哪裡的溝通語言。並非非誠勿擾,但這條巷子不是你平常沒事會彎進去蹓躂的路經。 「其實這裡我從來沒有走進來過,這條巷子是廟口人家做小吃的後場。」朝露說的同時,烹煮食物的味道逐漸濃厚起來,抽風機與廚房運作的聲響逐漸變成這裡隱隱約約的背景音,屬於基隆廟口的後場廚房已紛紛開工。 伴隨從大街彎進小巷的喧鬧感官,要上二樓前的電鈴壞掉,在樓下招喚島主從二樓陽台通過人工臉孔辨識的招呼後,好像不需要轉換心情,緩步邁向二樓的過程,周圍氣氛就會讓你的平靜自動歸位,好像兩個平行世界在同一個地點發生,難以想像更難以形容,走進這棟屋子後給你的感覺。 ▏在島上的日常生活 島主朝露說這棟房子大約八九十年的歷史,目前工作室所在的二樓保留的最好,以前開過海產店做過手工內衣,現在有位九十幾歲的奶奶是房東住五樓,每天還是在這棟無電梯的建築物裡爬上走下。 「房東是一個很有好奇心的老奶奶,關於這棟蓋的房子她沒有說太多,因為她九十七歲先生剛去世,她很悲傷。但她不會就是一直說自己很沒用或憂鬱什麼的,很多事情她都想要試試看,包括跟我學刺繡。」 朝露描述房東的口吻就像跟樓上房客一起度過的生活片段,讓這棟房子跟屋主差不多老的組合,不帶有以往老屋會有的沈寂歲月感,而是清晰又活靈活現的出現,有人持續不斷在這裡生活的樣貌。 好像一切就是這樣自然發生,不斷更迭。 在日常生活裡,會不會有這樣的情境,是某件事物或場景忽然天外飛來一筆出現在你的腦海,讓你念茲在茲,一直很在意? 對於朝露來說,永無島的新基地就帶有這樣的魔力。 當工作室尚未搬遷還停留在廟口舊址,島主本人就喜歡跟當時的樓友,基隆在地畫家王傑一起在路上找尋老舊事物。遷島搬家後要融入這棟屋子的調性完全不是一個難題,幾乎是無縫接軌嵌入,恰如其所的擺在每個角落,好像都是原來就該出現在那個位置一樣,一點也不奇怪。 ▏從喜歡開始一起好好的生活 「我自己很喜歡很老很舊的東西,不會想直接丟掉換成新的,會想把壞的東西修理好。他們(朝露的三個小孩)都覺得媽媽走運了。每一個走上來都說:『欸,這不是你家嗎?』其實我們一起撿東西的過程,他們都有參與,他們也知道我喜歡什麼。」 沒有太多變動,裝潢什麼的不用,盡量連牆壁也不要敲會比較好,這是永無島對待這棟熟悉又陌生,老屋新朋友的方式。 老屋的價值在永無島刺繡工作室裡,似乎不在追求房屋年齡幾歲,建築工法難見等等數字或具體的表面細節。因為擺在二樓空間裡的老事物,隨便一個認真考查起來,可能早已超脫這棟老屋的年紀也說不一定。 「如果真的要說關心老屋什麼的,就是必須要往返這個地方,可能去過十次二十次後,你自己會有感覺。」 加諸太多意義與牽拖一大堆典故的老屋活化故事不是島主朝露的菜,回歸單純一點,發現自己是真正純粹的喜歡,再去慢慢認識它,對它有感情,這是屬於永無島刺繡工作室的老屋生活樣貌。 先喜歡上你口中說的那棟老屋,再去好好跟它一起生活,感覺很美呀。 / 永無島刺繡工作室 / interview_戴瑞儀 photo_簡子鑫

bottom of page